今天是2024年11月17日 第46周 星期日
代人,时大变了。
我们生活在大地上,但我们的梦想超越天空。
教育战线新难题——学校如何面对学生恋的探析
中学生恋爱,是每个学校都不可避免存在的现象,这在许多家长和老师眼里无异于洪水猛兽;而中学生同性恋,更无异于惊天霹雳。本文就这种学生同性恋现象进行有益探讨。
一、教育面临新考验
先看下面的几则案例:
- 案例1:某初中的两名女学生某日竟向父母提出要结婚,令其父母吃惊不已。
- 案例2:某高中的一位男教师与他的一个男学生关系密切,行为异常,被其老婆发现后,忍无可忍,提出离婚。
- 案例3:某高中的两个女学生经别的学生介绍认识,从此密不可分,形影不离,课间两人公开在一起相互拥抱,亲吻,无所顾忌。后来两人经常到其中一个女孩家约会,被其父母发现后坚决反对,两人竟以死相逼。此后两女生经常夜不归宿,两人已到痴迷的程度,不可分割,甚至离家出走,荒废了学业。
- 案例4:某中学竟有“同性恋协会”有组织,有规模,定期活动,有模有样,还在不断壮大。
- 案例5:有的学生甚至在高考作文中写到同性恋问题,事关人生的关键大事,也不回避。
通过以上案例表明,越来越多的此类问题正在不断出现,这不仅是一个苗头,且有愈演愈烈之势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新问题:学生中的同性恋问题,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且对待?
相较于普通的异性恋爱而言,同性恋具有极强的隐蔽性。家长和老师一般会着重关注孩子与异性的交往,而不太注重与同性的交往,甚至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想法。孩子与自己的哥们或闺秘整日出双入对、形影不离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?即便是孩子理直气壮地让自己的哥们或闺秘留宿家中同眠同榻,也不能引起家长和老师的警觉。直到有一天,亲眼目睹孩子与那个同性的男孩或女孩搂抱亲吻、举止异样,这才胆战心惊、呼天抢地!那么,中学生中怎么会有同性恋产生呢?
二、原因各异同性恋
1.天生的因素
需要着重指出的是:大多数同性恋是天生的。这绝不是基因变异更不是变态,而是一种正常的现象。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是异性恋,少数人是同性恋,这才是正常现象。很多著名的社会学家做出过不同的调查,在这里采用一个公认的,相对保守的数据,同性恋在男人中约占6%,在女人中约占3%,科学家观测到一定比例的灵长类动物会在青春期的时候偏向同性,有些物种的这种偏好的比例则会相当的高,这些都证明了很多同性恋是天生的。
2.家庭的因素
许多尝试同性恋和有同性恋倾向的孩子受家庭因素影响巨大。
- 2.1大多数这样的孩子来自于单亲家庭。他们缺少应有的完整的家庭之爱,这导致他们性格上有缺陷,个性偏执。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最不幸的人,他们希图得到别人、特别是同龄人的同情和理解。而同龄人谁最理解自己?单亲孩子!因为彼此同病相怜,惺惺相惜。这样一来,他们之间较其他孩子之间更容易发生同性恋。一般而言,跟着爸爸长大的女孩儿会很粗烈、刚硬,而跟着妈妈长大的男孩儿则往往很绵软、柔弱。而这会决定他们在同性恋中所扮演的角色。
- 2.2有的家庭很和谐温馨,却也有同性恋现象出现,原因何在?有的家庭把男孩儿从小就当女孩儿养,而有的家庭把女孩儿从小就当男孩儿养。久而久之,造成孩子性别错位。明明是男孩子,却觉得自己是女孩子,所以对女孩子根本不感兴趣;明明是女孩子,却觉得自己是男孩子,所以对男孩子根本不感兴趣。
3.社会的因素
随着社会的进步,经济的发展,90后的孩子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,越来越丰富。网络、影视、书籍中无不充斥着同性恋的信息。网络上的同性恋网吧到处都是,李安导演的电影《断背山》不是在国际上获得了大奖?当代的明星偶像张国荣和白先勇,两个人公开了各自的同志恋情,许多同性恋题材的小说更是写得缠绵悱恻,诗意盎然。这些对于尚未架构起正确的人生观的中学生来说不能不说影响巨大,对于心志不是很成熟的他们来说,难免有时会辨识不清,招架不住。
众所周知,中学阶段正是中学生生理发展期,其心理也有相应的变化。他们的性意识开始萌动或觉醒,希图找到宣泄的渠道。由于学生个体不同,他们的表现方式也不同:幻想派——有的只是莫名地忧伤,他们会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心事;有的看书,在虚幻的想象中勾勒那个“他”或“她”。实践派——有的找朋友倾诉、上网聊天;有的就在现实中上演真人版。由于异性恋的诸多不便,诸如同学的议论、师长的指斥等等,有的孩子便寻求规避;而同性间,由于生理相似,接触方便频繁,相互之间更容易沟通和理解,日久生情,同性恋就有可能出现。
社会风气也会影响人的恋爱取向。中国的魏晋南北朝,是一个注重易容风貌的年代,那个时代,同性恋现象也最为盛行。中国汉代几乎每个皇帝都有一个同性恋人,“断袖余桃”的典故也来自此。魏晋名士的诗歌,很多皆有同性恋的意味,其中刘向的“昔日繁华子,安然与龙阳”是最有名的一首,后来“龙阳”亦成为典故。古希腊的柏拉图和苏格拉底,都是同性恋者,在他们的观念中,成年男子和青年男子的爱情比男人和女人的爱情要来的高尚。当代孩子青春期反应比较激烈,他们行为叛逆,打扮怪异,个性张扬,行动张狂。他们觉得李宇春的中性打扮很带劲。他们觉得同性恋很新奇,很酷。他们希望去尝试,去模仿,去冒险。他们觉得被别人称做“拉拉”或“gay”很自豪。与那种偷偷摸摸的恋爱相反,这样的孩子会很大胆,不在乎别人的议论和别样的眼光。甚至有人会把这当成是对所谓爱情的考验,愈挫愈烈,在想象中让自己变得悲情而壮烈。
说到社会风气的影响,其实其影响的社会因素并不如表面上所显示的那般巨大,而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使得更多的同志走向公开而已,而保守的社会则让更多的同志选择的隐瞒。
那么,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面对同性恋呢?
三、正确面对同性恋
1.尊重与适度原则
同性恋有的是天生的,有男人和女人以来同性恋就是客观存在的,对于中学生中出现同性恋,我认为,应该不回避,不歧视,不倡导。在国外有些国家同性恋是合法的,享有公民平等的权利。墨西哥刚有两对同性恋人结为合法夫妻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,同性恋是不被认可的,但我们应该知道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。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保护学生的隐私,不能歧视。我们既不能草木皆兵、兴师动众,也不能听之任之、坐视不管。我们只需将之当成中学生恋爱的一种方式去处理便罢了。别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,别把他们当异类,更不能因此而歧视他们、羞辱他们。要拿捏好分寸。
2.疏导为主不宜堵
对同性恋的学生,不要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,不能采取强制性的措施,否则极易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,甚至发生过激的行为,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。只有“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”,给他们讲清楚同性恋的危害,使之有理智,有道德观念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。一般而言,美好的爱情一定是阳光的,健康的,给人以向上的力量的。古今中外,许多名人、伟人都有着健康美丽的爱情。
有意识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体育活动,社会公益活动,分散孩子的注意力,扩大他们的交往圈子,读书明理,增强自我完善的方向性,真诚地关爱他们,培养学生乐观、豁达、自信、宽容、真诚的良好性格,设法隔离一切可能引起冲动的黄色书籍、图片、网络等。让学生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。要通过积极的外力帮助孩子度过这段迷茫的青春期。
3.开设相关课程
学校除了开设生理课进行生理卫生教育之外,还应该开展相应课程进行“性别意识”教育,让学生对自己的性别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,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性别之美。这项工作应该从幼儿就开始进行,比如幼儿园男孩、女孩同厕;大人带小孩到浴池洗澡,这些都会造成孩子的性别意识不强,所以加强“性别意识”教育应从小做起。
总之,同性恋确乎是教育战线面临的新难题。但相信,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,在有识之士的热诚关注下,共同找到更为合理的应对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