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第47周 星期六
代人,时大变了。
我们生活在大地上,但我们的梦想超越天空。
使用者:Akarin/獨立思考
有賴於父母餘蔭,93年生人的我應該算同年齡段里相當早接觸電腦的,據父母所言,尚未記事的我在旁觀他兩打《殖民計劃》時,就學會了一句話「星際飛船來了」。
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已不需贅述,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大統領川建國同志總將「fake news(假新聞)」掛在嘴上,顯而易見的信息傳播的速度和信息的可靠程度,已經是網際網路信息傳播中的基本矛盾,因此今日社會(以前也是如此),我們總在強調要獨立思考。
從事實出發
每個人其實一直都在獨立思考。
「張三是個傻子」
如果忽然的我們聽到這樣一句話,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問說話者一句「為什麼」。
「張三自己在家吃屎」
這樣的我們已經完成了獨立思考的第一步,即我們沒有輕易的相信張三是個傻子這樣一個結論,而是了解了這個結論所依據的客觀事實,得到了一個這樣的邏輯過程:
因為張三自己在家吃屎,
所以張三是個傻子。
但到這裡我們所說的獨立思考就足夠了嗎?顯而易見不是的。
進一步思考
思考「事實」的可靠性,以及邏輯過程的合理性。
「張三自己在家吃屎,張三是個傻子」
「你是怎麼知道張三在家吃屎的?」
「李四告訴我的」
李四告訴的可靠嗎?如果李四和張三有仇呢?
「李四是怎麼知道的」
「李四是張三的鄰居,每天張三家飯點總是傳出一股臭味」
任何結論的得出都應當是基於客觀事實的推論。
如果我們得到的信息到此為止了,並且從個人而言,我們暫且相信了張三在家吃屎的事實(緣由是張三家飯點總是傳出一股臭味)。接下來需要思考的是,一個人在家吃屎的人是不是傻子?
對於這樣價值判斷的問題,每個人有自己的標準,在此不予置評。
記清楚緣由
當我們腦海中得出結論時,我們要記住的不光是結論,應當記住結論的緣由。
經常聽到一句話不要對什麼人或者事物抱有成見,要有發展的眼光去看事物,什麼是發展的眼光?簡單的來說,我們對於各種事物的認知過程,都是一個「成見」的生成過程,這個生成過程本身就是「發展」。我們不能只認準了「成見」,而忽視「發展」,既有「成見」又有「發展」,兩者的統一才是對事物正確的認識過程。我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得到成見,又在成見的指導下,在實踐過程中對於事物有進一步認識而發展成見,這種知行合一的認識觀,也是馬克思主義對於人類認識過程的基本論述。
具體的來說,當我們真的認為張三是個傻子時,一定不要只記住張三是個傻子,而是記住我們是因為李四(張三的鄰居)說每天張三家飯點總是傳出一股臭味,得出張三每天在家吃屎,進而認為張三是個傻子。
多方面了解
但凡激進的觀點、結論,好者多見其好,惡者多見其惡。
主張張三是個傻子的人拋出了他們的依據,即張三在家吃屎。當我們強調獨立思考時,一定不要只看支持者或反對者的言論,不然自己的思考就像火車一樣按照既定的軌道,到達既定的終點。
「王五,你和張三是同事,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,張三是個傻子嗎?」
「不會吧,三哥挺機智的,工作每次比我完成的快,還經常幫我」
「張三的鄰居李四說,每天張三家飯點總是傳出一股臭味」
「嗨,他超喜歡吃鯡魚罐頭和臭豆腐這種東西,應該是這些東西味吧」
最後,獨立思考與人云亦云,本身就對立且統一的矛盾。獨立思考不是說一定要和別人得出不同的結論,而是指對事物的認識有自己的邏輯,在自己的邏輯體系中,力求完善,合理,全面,並且在得出結論時,仍然不要忘記結論是如何得出的。